“设备虽然不是最先进的,但贵公司却是国内该项技术应用最好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日前,德国西马克公司技术代表到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交流时,对该公司智能炼钢技术的应用给予高度评价。
一键式操作、无人干预,充分发挥智能转炉炼钢技术作用仅是山钢莱芜分公司加快智能工厂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存量变革”的缩影。山钢莱芜分公司紧扣“新旧动能转换”这条主线排兵布阵,以“存量变革”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起草制订规划方案,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与钢铁制造流程的设计、运行、管理、服务等环节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全流程运行过程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水平,推动钢铁制造流程变革,不断积聚发展新动能,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设备拥有“超强大脑”
过去,工人从事转炉炼钢工作,如果没有经过“千锤百炼”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很难炼出一炉好钢。如今,这条“铁律”被打破了。在炼钢厂新区4号转炉操作室,炉长助手轻轻点击一下“一键炼钢”按钮,转炉便开始自动运行。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而且系统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运行参数。“设备仿佛拥有了‘大脑’,不仅具备自主操作的能力,还能自我改进完善。”炼钢四车间副主任张伟如此形容智能炼钢技术。
去年,山钢莱芜分公司转炉炼钢工序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制订了智能工厂建设规划,从智能决策支持、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协同、智能互联互通、智能资源管理、智能质量管控“6个维度”,研发出炼钢专属信息物理系统(CPS)平台,形成了智能化管理的新模式。
放钢工兰军生有近30年的工作经验,每当看着转炉自动出钢时,他就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技术进步了,我这个岗位没有用武之地了。”智能炼钢时代的到来,对岗位素质要求逐步提高。为提升整体素质,该公司炼钢厂制订了能力提升计划,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队伍专业管控能力,实现操检合一,保障了智能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
智能革新引领发展。去年,山钢莱芜分公司转炉炼钢产能首次突破800万吨,其中新区产能提高了10.4%,品种钢数量占比达到近7成;两区铸坯合格率达到99.92%,成功开发并批量生产了门架槽钢高强钢、贝斯钢等30余个新钢种,大幅提升了品种结构创效能力。
数据提供“智慧决策”
近日,山钢股份智慧物流系统顺利通过山钢集团公司验收,标志着以数据信息为支撑的大宗原燃料管理模式正式开启。
“现在,公司实现了煤、焦、矿等大宗原燃料信息的集成。海上在途的、港口库存的、路上在运的,包括厂内库存的原燃料信息,都在系统之中。”山钢莱芜分公司运营管理部信息化管理科副科长李金传介绍了智慧物流系统的亮点。
智慧物流系统的开发应用,形成了该公司原燃料采购的生态链,打破了跨区域、跨行业带来的信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管理。一方面,该系统可自动采集数据,且能够实时显示信息,为决策管控提供了可靠依据;管理人员以数据为分析依据,更为精准地制订采购计划,减少了盲目采购造成的浪费,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因为该系统对接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等港口信息系统,通过引入铁路物流信息,串联该公司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替代了人工信息查询录入,避免数据出现差错,提高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整合并纳入运输公司及第三方物流运力资源,按需制订准确、合理的运输计划,保证了运力匹配。该系统运行上线以来,实现了山钢莱芜分公司大宗原燃料的全方位管控,有效缩短了采购周期,大幅减少了库存资金占用。
另外,山钢莱芜分公司依托大数据,提高了管理实时决策水平与准确性。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该公司的全面普及,数据探索与分析的应用成效逐步显现。2017年,山钢莱芜分公司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能余热回收发电的效率提高到27.71%(煤气发电),自发电量25.6776亿千瓦时,自发电占比为52.85%,实现经济效益6213万元。
智能管控“无缝衔接”
“智能组板的上线使用,使得组板流程更加合理,单坯组板时间压缩至0.9秒,成材率提升了0.45个百分点。”宽厚板生产线技术人员介绍,该生产线成材率的提升,得益于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
该公司宽厚板生产线以MES(制造执行系统)、ERP等为集成控制手段,构建了准时生产把控节奏、拉动生产提高速度、柔性生产完善补充的三级生产模式,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管理。从订单接收到产品发运,每支钢板的生产周期均有数据显示。同时,该公司依托平台信息传递,把生产指挥中心建在生产线的最前沿,各个专业主管面对面交流生产信息、通报订单流向、整改工序堵塞点,确保信息高效传递、问题迅速解决。
山钢莱芜分公司探索进入自动化技术万物互联、高度智能的新格局,实现业务跨平台、跨岗位协同沟通,打通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信息孤岛,实现了无缝衔接、效率提升。其中,该公司与山信软件联合开发的宽厚板生产线智能组板系统,实现了组板工序的自动化操控,人工与自动组板效率差达到了百倍。应用该系统两个月,生产线组板总重量突破10万吨,成材率达92.21%,实现了突破性提升。
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推动企业向深层次精益运营转变。在山钢莱芜分公司生产现场,点检人员手持设备在NFC(近场通讯)功能的磁卡上一扫,该设备的点检部位、标准和录入信息框迅速反应到手持设备上,点检数据“第一时间”上传到点检信息化系统存储,实现了在线设备的隐患管理,确保了设备全寿命过程的精准管控。通过EAM(企业资产管理)设备智能管理系统,技术人员能够准确识别设备状态,形成从单台设备到产线设备状态综合监测诊断能力,实现设备故障预警和预测维修,减少了设备故障损失。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控制技术的新业态正在山钢莱芜分公司推进实施,推动传统劳动力密集的钢铁业转型发展。近年来,山钢莱芜分公司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以智能化升级作为重要支点,构建智能感知、人机协同、预测预警、科学决策等智能化应用架构,实现生产工艺的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生产管控的精确化、敏捷化、柔性化,经营管理的规范化、集成化、效益化。去年,山钢莱芜分公司人均产钢达到700吨的较高水平,正向着人均产钢1000吨的目标努力前进。
“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升生产运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程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山钢莱芜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罗登武说。更多钢材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晨升钢铁!